第二胎在美國生產的文化衝擊 ft. 博士生二寶媽Vicky

在 Apple Podcast收聽 本集

在網頁上收聽 本集

收聽完整 媽媽下一站

聽說在美國,生完小孩他們會給妳一隻冰淇淋?

聽說在美國,生產過程很慢醫生還會全程陪伴?

從生產當中,看見東西方文化差異,以及面對不同語言的醫生時,自己發展出來的語言溝通策略。

今天邀請到的來賓Vicky是我的研究所同學,她在大寶一歲左右時,帶著一家三口一起到美國工作了兩年,這當中還經歷了懷第二胎的過程。

我好奇她怎麼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度過懷孕的日子,

以下是我針對訪談內容擷取出的幾個亮點:

語言是溝通工具,不是托福考試

Vicky跟我分享,本來她也擔心自己會有聽不懂的問題,所以一開始有請醫院提供翻譯的服務。

不過經過一次看診後,她發現醫生說話的用字並不難,就算偶爾遇到一些沒聽過的單字,她也可以馬上Google就了解意思,所以在第三次產檢以後,Vicky就很放心的不再用翻譯的服務了。

說到這個翻譯的服務,是醫生看診的時候,會打給一位翻譯,這位翻譯就線上一起聽診,幫助來看病的人翻譯英文,讓人安心不少。


VIcky也提到,因為自己是教語言的老師,所以在遇到聽不懂的時候,她有一些語言策略:


再重複一次】

當遇到醫生說明一個狀況,自己聽得不是很明白的時候,簡述重複一次,跟醫生確認自己聽到的意思。

這樣可以幫助別人了解你是不是哪裡沒有聽懂,讓說話者可以用不同方式為你再解釋一次。


【針對不懂的單字提問】

在一個語境下,如果聽到關鍵重要的字時,可以問醫生這個字怎麼拼,然後立即手機翻譯了解意思。




Vicky說當她發現自己破水的時候,有按照醫院的SOP守則教的,先打電話到醫院去。


電話中的人員問了好幾個問題,例如你為什麼覺得自己快生了,你現在有什麼不舒服嗎?你有沒有看到小孩的頭,這類詢問關於生命安全的問題。


Vicky原以為在電話中會有些聽不清楚,但沒想到全程她都理解並且沒有聽不懂的問題。


這也許是因為緊急情況中,如果還用太難的字會延誤就醫的時間,所以他們當初在列下需要問的問題時,應該是有特別設計過,並且接電話人員的說話方式經過訓練的。

台灣的醫生很有效率,美國醫生很溫柔有耐心

Vicky分享她第一胎在台灣的大醫院看診,第一次產檢就等了3個小時。


加上看診的醫生是位名醫,但是素有說話很快很直接的評價,讓第一次看診的Vicky還帶著要問醫生問題的小抄以免自己忘記。


她還記得,當她還在診間看診的時候,下一位孕婦已經同樣在診間的一旁等候了,可見看診效率之高。


這樣的效率也體現在生產流程上。我們都不約而同想起生產的時候,醫生是孕婦已經在產檯上用力到最後快生出來的時候才會出現。


我們開玩笑說醫生超級忙,看診的中間要飛奔來接生,縫合以後又咻咻消失趕回去看診。


美國的看診經驗完全不同。


簡單來說美國的醫生給人從容、輕鬆的態度,會一直詢問病人還有沒有什麼想問的。


Vicky覺得她在台灣產檢的感覺是醫生會比較關注胎兒目前的狀況,是不是有什麼問題。


而美國的醫生會更多跟他討論孕婦本身的生活要注意什麼,飲食或是作息有沒有哪裡需要調整。


說到在美國生產的經驗,因為Vicky當初第一胎陣痛了很久可是都沒有開指,所以到了美國的醫院的時候,她就說她要無痛分娩並且希望催生藥劑不要太重。


可惜的是,她的開指狀況跟在台灣差不多,所以最終還是需要催生藥劑。



在生產檯上的時候,她說醫生全程都在觀察她的肚子,一直用潤滑液幫她按摩肚子推肚子,這跟在台灣生產的經驗完全不同。


在台灣上了產檯以後大概20分鐘生完,但這次在美國,她躺了3個小時才生出小孩,過程中醫生都很有耐心,並且一直鼓勵她,對她說她做得很好。

胎兒多趾,美國醫生的輕鬆態度

回台灣照高層次的Vicky,在當中發現孩子腳趾頭有多了一趾,回美國以後告訴醫生,醫生的態度很輕鬆,告訴她孩子出生後再觀察就可以。


美國的小兒科醫生在孩子出生後對她說,這個多趾並沒有任何影響,最大的影響是可能他以後鞋子會比較難買,除此以外,孩子很健康沒有什麼大問題。


在台灣發現多趾時,因為擔心是不是因為罕病而造成的,他們做了NIPT的檢測來排除某些罕病的可能性。


不過醫生也告訴他們,胎兒的發展是持續的,有可能出生後多趾情況已經消失,所有情況都會改變,當下照到的狀況只能用在現在,並不適用於未來。




說到這裡,當我們得知自己懷孕的時候,是不是就走上一條擔心焦慮之路呢?


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有一點固執,我們就會擔心他未來會變成不懂變通的成人,又或者到公園玩耍,就會擔心公園病菌造成之後的生病。


不妨我們學學美國醫生輕鬆的態度,更多把焦點放回自己的身上,關注自己的情緒和狀態,也成為更快樂的媽媽!

以上文字只是重點摘要我們談話內容,想要聽更貼近媽媽心情的版本,歡迎直接點擊podcast收聽原汁原味內容。

在 Apple Podcast收聽 本集

在網頁上收聽 本集

收聽完整 媽媽下一站

訂閱 【喬依喬一下】電子報

分享正向教養 · 媽媽創業生涯

返回頂端